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梁宏達講歷史140,梁宏達講俄烏戰爭

  • 歷史
  • 2023-04-15
目錄
  • 老梁說朝鮮和韓國
  • 老梁講歷史60集在線觀看
  • 老梁說真實的歷史
  • 老梁故事匯蔣介石在臺灣
  • 梁宏達講歷史140在線聽

  • 老梁說朝鮮和韓國

    三國時期,曹操為籌措軍費,成為最專業盜墓者。

    民國時期,孫殿英為財寶,成為最現代盜墓者。

    然而,盡管歷朝歷代對盜墓刑法嚴苛,盜墓事件為何從未停止過?盜墓賊又有哪些盜掘手法?

    有的人說,盜墓這種下三濫的事,還算個行當?這得注意,無一行不成世界,只要有從業人員,就是個行當。要飯的,你說是不是個行當?新中國成立后有一陣兒,北京市清理過去舊 社會 的殘渣,比方說,妓院給關了,改造妓女,要飯的不讓要飯了,各食其力。結果,1953年,北京街面上就有要飯的游告簡行,打了一個橫幅:無一行不成世界。三百六十行,少了一行,就不是這個世界了。

    盜墓就是非常古老的一個行當。據說在春秋年間,盜墓就產生了,因為你總得有可偷的東西。原始 社會 時期,包括奴隸 社會 早期,人死了,里頭不放太多東西,往往往里放人,叫殉葬。比方說,娶了幾個小老婆,死了,那都跟我一塊死吧,活人都跟著埋了,這很殘忍。孔夫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后乎!我們后來看秦始皇兵馬俑,孔夫子就認為,說最開始做俑的這人,他是絕戶,就罵他:你看,你要不做這東西,別人能效仿嗎?能擱活人殉葬嗎?其實,孔老夫子犯了個錯誤,恰恰倒過來了,是剛開始用活人殉葬,然后才用這俑來代替,這總比把人活埋了要好吧?

    春秋的時候,當時《詩經》里頭就有那么一篇,叫《黃鳥》:“交交黃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就是說,這子車氏有哥仨:子車奄息,子車鋮虎,子車仲行。這三位,是秦穆公身邊的勇士,結果秦穆公死了,讓他仨殉葬。多了不起,這可是活埋啊,到那兒嚇得直哆嗦,老百姓都可惜:老天爺啊,這好人怎么能讓他們死呢?不用他,我們拿一百個人來替他。這反映出殉葬那時候是很殘忍的一種制度。

    人都能丟進去活埋,何況東西呢?我喜歡這個人,跟我死吧。那我喜歡那物件,比方說金銀財寶,這個古董古玩、字畫,那就跟我一塊兒埋了吧。所以,春秋時候,盛行厚葬,就是在墓地里頭把生前這些好東西,舍不得的,都擱到里頭。

    可是你琢磨琢磨,這一厚葬,就意味著地底下埋了很多好東西。他這一輩子還行,兒子有時候到墓地守著,再到他孫子,要是這家敗了,后人死了,或是兵荒馬亂的,這地底下的東西就成了無主之物。有人就琢磨,我要窮了,就把這墓掘開,東西都偷走。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盜墓就已經形成一行了。

    從那個時候,到現在為止,這么些年,盜墓就沒絕過。有人說,那盜墓政府不管嗎?不光現在政府管,過去政府也管。人家的祖墳,不光是里頭有東西,還涉及慎終追遠,對先人的尊敬,你就把人家墳給掘了,不缺大德了嗎?所以,大漢時期蕭何制定法律,分為法和律,上卷叫法,下卷叫律。其中律里頭,頭一條,叫“挖墳掘墓者,死”。就是說,你把人家墳給挖了,要被發現,馬上就殺頭。這算是嚴刑峻法,可即使這樣,也沒擋住盜墓,因為盜墓最猖獗的時候,往往是法制松弛的時候,每一個朝代到了末世,就沒人管了。我們說,盜墓的都是小芹芹毛賊,都是壞人,其實不是這樣。有時候,當官的就盜墓。不往遠了說,1928年8月,天津租界的報紙登了條消息,這時候租界里有一個青年男子,看了這條消息就失聲痛哭,發誓:此仇不報,枉為愛新覺羅之后人。這人是誰?末代皇帝宣統,溥儀。

    他哭什么?報紙上登了,他祖墳讓人給刨了。我們都知道,大清皇室的墳地--清西陵在河北易縣,雍正等皇帝在那兒;河北遵化為東陵,有乾隆、康熙、同治、順治、慈禧等人在這兒。1928年的時候,這東陵就讓人給掘嫌友畢了,誰?不是小毛賊,大軍閥孫殿英。孫殿英投靠蔣介石,蔣介石認為他土匪出身,看不起他,沒給他撥糧餉。這部隊,人吃馬喂怎么辦?他就開始打駐地的主意,就在河北遵化附近:哎,這地方是清東陵,慈禧生前窮奢極欲,她死了準有好東西埋在這里,正好解決我的軍費問題。這孫殿英夠貪的,他想辦法宣布這塊地為軍事戒嚴區:所有老百姓都給我滾,把槍掏出來,趕緊給我走,都攆走了。就這么地,他把這個地方空出來了。

    話說,古代皇帝的陵墓,做得非常嚴謹。我們聽過不少傳說,說到最后的工匠封口之后,里頭有個機關,把他們都關里頭,誰也出不來,都死里頭,不留活口。孫殿英就找這,卻怎么也找不著,后來,他找來了一個當年的石匠,慈禧這墳的施工者。不是說這人都死了嗎?這實際上巧了,他姓江,他在干活的時候突然發藥子,就是有病了,病得不行,誰都以為這個病非死不可,就把他弄到后山去了,自生自滅。結果,他沒死。

    到民國孫殿英這個時候,應該是民國十六七年左右,這江石匠已經很大歲數了,得有七八十歲了。孫殿英把他找來了,給我說,這墳地口在哪兒?老頭不吱聲,說這不行,犯忌諱,哎呀,得罪老佛爺。你不是不說嘛,就全家男女老少排上,你不說,我就斃一個,再斃一個。老頭沒辦法,憑著自己記憶告訴他,好像在這兒。孫殿英一看,門打不開:來人,給我上炸藥,就把門炸開了。

    炸開之后,那里頭寶貝確實多,一通搶,最后還把慈禧的尸體從棺材里拽出來。可憐的老佛爺,扔那兒沒人管,嘴都給撬開了,嘴里擱的夜明珠被搶走,什么金牙也都被拿走了。這一下子,孫殿英撈足了,他整了多少東西?簡單地說,他下邊的一個小兵在天津銷贓,手頭都有四十六顆偌大的珍珠。可以想象,這孫殿英都撈了多少東西。結果,這個事報道了之后,舉國上下引起公憤,說挖人墳墓,不得好死,很多人都罵孫殿英王八蛋,蔣介石也說要成立調查委員會,查他。孫殿英一看,犯眾怒了,大伙兒都收拾我,別到時候我人死了,錢還沒花了,趕緊趁現在破財免災。于是,他把墳地里頭弄出來的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送給蔣介石一把,送給何應欽一把,其中一把,后來據說戴笠撞死在南京附近的岱山,還帶在身上。另外,比方說,那什么碧玉西瓜送給宋子文了,慈禧那大夜明珠給了宋美齡,給了直接上司閻錫山五十萬兩黃金,總算花錢把這事擺平了,不了了之。所以,孫殿英1928年盜清東陵,成了近代史上最出名的一個盜墓事件。

    但是,孫殿英不是第一個干這個的,他得尊稱一個人為祖師爺,誰呀?曹操曹孟德。

    三國里的曹操,是盜墓這行的祖師爺。這可不是信口雌黃,現在很多盜墓的,晚上要去干壞事、盜墓,先在家里上香,供誰呢?供曹操-祖師爺,保佑我多偷點兒東西。偷完能銷贓,也供曹孟德。話說曹操,是里的奸雄, 歷史 上的英雄,他怎么是盜墓祖師爺呢?三國里記載了,東漢末年,朝野弄得亂七八糟,大將軍何進整飭朝綱,想引西涼刺史董卓來解決這問題,沒想到引狼入室,讓董卓把朝廷攪和得稀里嘩啦,反而自己專權了。曹操那時候是個小校尉,也想著干點大事,說董卓如此不仁不義,我要把他殺了,我家里有口七星寶刀,就用這刀刺殺他。到董卓府上,董卓正在睡午覺,他跟這家里人很熟,就直接進里邊了。一看,大胖子董卓正躺在榻上睡覺,曹孟德一看四下無人,把這七星寶刀拿出來,剛走到董卓身前,董卓就突然醒了,起來了一看:孟德,你要干嗎?曹操這時候拿著刀,反應真快,撲通就跪下了:董大人,孟德家傳一把七星寶刀,特來相府把它獻給您。董卓一看,把刀拿過,果然是一口寶刀,他就留下了。這時候,曹操趕緊撤,面如死灰,騎上馬就跑了。后來董卓也有點兒明白了,不知道他是真是假,下邊謀臣李儒給他出主意:你打發個人到曹操府上,請他再來,他要坦然來了,那就是獻刀,他不來,那不就是要刺殺你嗎?

    結果,派人過去一問,曹孟德早跑了。董卓大怒,這個混蛋要刺殺我。曹操跑哪去了?回老家了。回老家干嗎?他不消停,招兵買馬,響應北海袁紹的號召,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招兵買馬得用錢,他把老曹家這錢劃拉劃拉放這兒,再加上本家夏侯家,夏侯也是他們一家嘛,劃拉到一塊兒,也沒多少錢。這點兒錢怎么招兵買馬?沒有軍費,怎么辦?曹操眼珠子一轉:附近有墓地,墓地里有好東西,咱們馬上就盜墓。他還專為盜墓成立了一個盜墓領導小組,盜墓辦公室,還有軍銜:總指揮叫發丘中郎將;具體執行的,叫摸金校尉。啥叫摸金校尉?就是偷錢校尉。他組織一票人馬干這個,不長時間已掘了不少墓,經費就籌著了。

    所以,曹操是盜墓這行的祖師爺,還是官盜,明目張膽的。當時曹操盜墓,很有名的是把漢朝一位梁孝王劉武和他的王后李王后的墓給盜了。而且,他這盜墓還推動了 科技 發展,發現了中國 歷史 上最早的冰箱和室內衛生間。說是墓地里頭的冰箱,其實就是冰窖,把魚啊啥的放里頭,它就保鮮了。還有一個發現,那墓地里頭有馬桶,還有能洗澡的地方。當然,東漢時候,盜墓的不只曹操一家,曹操只不過干得比較專業。

    不光曹操盜墓,董卓也盜墓。董卓因為要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來鎮壓十八路諸侯,他也需要錢,所以,他也盜墓。而且,他膽更大,盜誰的墓呢?這是東漢末年,老劉家天下傳到這里是不行了,但也還是劉家的,而他居然敢盜漢武帝劉徹的墓。他自個兒不去,讓誰去呢?他的養子干殿下,呂布,呂奉先,干兒子。那會兒,董卓已經把貂蟬霸占了,呂布正恨董卓,他就讓呂布去盜漢武帝墓。

    結果,呂布去那兒一看,墓地里頭的東西都擺到地上了,有人先盜過了。呂布回來稟報:壞了,出事了,這漢武帝在棺材里頭,手里攥著一個黃絹,就是黃布,上面寫著十二個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這是什么意思?千里草,這不是姓董的“董”嗎?十日卜,這不是董卓的“卓”嗎?就是罵你董卓不得好死。這可把董卓氣壞了,把這墳都給掘了,把漢武帝的尸首拽出來,犯了一個讓大家感覺非常氣憤的錯誤。其實,你琢磨琢磨,漢武帝怎么可能隔著二百多年,就知道有個董卓要掘他的墓呢?十之八九,這是呂布設的套:你還是我干爹,居然把我媳婦貂蟬霸占了,我得給你找個由頭,想法弄死你。后來,董卓壓不住火,呂布也沒壓住火,自己直接武力解決,用方天畫戟把董卓給刺死了。所以,呂布也是個盜墓賊,甭管他出于什么原因。

    所以,從孫殿英、曹操,一直到呂布,這都是官盜,利用自己的勢力明目張膽干。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盜墓,是私盜,也叫民盜,民間盜墓。

    民間盜墓大多數是小毛賊,說墓地里有東西,我晚上四下背著人,去弄。有的倒霉,挖到底下進去了,缺氧給憋死在里頭,不少盜墓賊都是這么死的。幸運的,真摟出兩件寶貝來,文物。可是,文物販子就來忽悠他:你這個東西不通過我,怎么怎么著,不值錢,幾百塊錢收走了,結果被他一倒,在海外發財了。這是早期最常見的一種盜墓小毛賊,后來不一樣了,發現這玩意兒值錢,也有考古隊的干。考古學家里頭,也有利欲熏心之輩,他明白這東西市場價多少錢,干脆,我不干考古了,我領一伙人盜墓去。所以,他們往往最內行,有考古知識,再加上后來 科技 的介入,對盜墓起了很大推動作用。很多人看過盜墓《鬼吹燈》,里頭好多都是胡說八道,但有一點說得對,盜墓的--洛陽鏟。洛陽鏟下邊是U形的,就是比半圓開口還收得緊,這鐵锨上都開了刃,中間一個小圓環。它往地上一揣,就能扎到土里邊去,往起一帶,中間的圓環就能把土起出來,根據這個土多深、什么顏色,大致就能知道地下有沒有東西,什么東西,哪個年代,翻沒翻過。

    這些人類偉大的發明,沒用到正地方,用到這上邊來了。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盜墓很猖獗,而且厲害到什么程度?集約化操作,形成了產業鏈。說盜墓,得先找著地方,然后再挖,挖完了再賣,過去一般是一個人干,現在則是一個鏈條來完成。比方說,頭一步,盜墓的大老板先指使一伙人,來干嗎?看風水。為什么?過去的有錢人家,帝王將相更是如此,挑墳地得挑風水好的地方。先得找人看風水,哪塊兒好,這地方就有可能有墓地。什么是風水?現在說起來,不完全算迷信,就是地理學、環境學、心理學的綜合,好的地方,記住四句話:青龍蜿蜒,白虎馴,玄武垂頭,朱雀翔舞。其中,青龍為東,白虎為西,朱雀為南,玄武為北。這得什么地方呢?北邊是個山坡,這個墳地正面沖南;東邊要有河流流過;西邊是平坦的地勢最好;前面要有河流,有橋,有路。

    風水師看,說這地方是風水寶地,那估計底下有墳,可要是沒有,那不是白來了嗎?不是,他們還有更細的辦法。你琢磨琢磨,這風水師也是自然學家。挖墳的時候,只要往里擱棺材,這塊土就得翻一遍。干過農活的人都知道,為什么春秋要把地翻一遍?就是要養分均衡,避免板結,所以,凡是翻一遍的地,莊稼就長得好。所以,這地翻過一遍,草長得比別的地方都好。根據這個,登高往下看,一般的墳地都是規則形狀,長方形、正方形,這一塊兒草長得茂盛,邊上就不行,大致就能斷定底下有墳。看風水還管這個,就請來了,說給錢吧,一萬塊。

    拿錢走人,他不管了,這個產業鏈的第二撥人進來了。這幫人拿著洛陽鏟,還有紅外探測儀:把這土弄上來看看,這是哪個朝代的?紅外線探測儀一測,元朝的,有了,值錢。這是哪的?西周的,更值錢了。所以,這么一點點挖,就能斷定出來。

    帶著科學探測儀的第二撥人掙了錢,走了,第三撥人來了。干嗎?直接動手,挖墳,把文物整理出來。這撥人有很多掩人耳目的辦法,看好這塊地了:好,我把這兒包下來,我在這兒蓋樓,蓋祠堂,你甭管什么,反正我蓋個東西。白天蓋東西施工,晚上就挖,一直到把文物挖走,這工地棄了,他也跑了。

    不僅僅是大量文物流失,盜墓最缺德的一個現象,是讓我們很多文化方面很有價值的東西、科研方面很有價值的東西沒了。比方說,盜墓的人就算再有豐富的知識,也是什么來錢干什么,像瓷器、青銅什么這種。假如有一卷破竹簡,上頭就記載著中國 歷史 上某個重要的事,假如這有一本破書,里頭可能記載著中藥的一些方子,我們過去的科研成果,好的 歷史 文獻,這類東西跟瓷器、古玩一比,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不值錢,他很可能隨便就毀了。就因為他挖了一座墓,里邊相關的文化價值毀壞殆盡,這不是對現代人類的犯罪嗎?

    所以說這鑒寶節目,普及文物知識,普及 歷史 文化,說元青花什么樣,康雍瓷什么樣,這個宣德爐什么樣,這都是好事。但問題是,有的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專門在值多少錢上下文章,說這值五百萬,那值一千萬,把人們的注意力全都轉到錢上了,結果,在客觀上不僅沒起到普及文物知識、 歷史 知識的作用,反而是讓大家產生了拜金主義想法:哎呀,這東西這么值錢,我現在做生意虧了,家里要買房子,兒子要上大學,我要弄這么一個東西得多好!這等于客觀上助長了大家對文物、對墓地里出來的這些東西,某種激情的需求。

    老梁講歷史60集在線觀看

    《老梁論成敗》(梁宏達)電子書網盤免費

    鏈接: 1WURzkTda_YR4-qFZQljPTA

    提取碼: z5e8

    書名:老梁論成敗

    豆瓣評分:6.7

    作者:梁宏達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年:2015-1-1

    頁數:250

    內容簡介

    老梁論成敗,以人生成敗、事業成敗為主線,以作者梁宏達的歷史類電視節目內容為基礎,借由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顛覆了舊觀念意義上的成功與失敗。老梁借歷史上廣為人知的重大事件與重要人物,如北宋為何滅亡,岳飛的人生悲劇,漢奸的嘴臉及下場,一代梟雄曹操在軍事、政治及文學上的成功,劉備態弊高超的“演技”,曾國藩的多面人生,等等,將歷史人物放在當時的大環境中,客觀、準確地分析、闡述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及真相,發掘出有益于當下的極具建設性的意義,既能幫助讀者拓展歷史視野,又能給讀者最具操作性的人生建議。他深厚的文化儲備、幽默風趣的主持風格,使其節目火爆大江南北;而宏大的信息量,生活化的歷史視角,輕松詼諧的講述方式,喜聞樂見的橋段等,亦使本書呈現出別樣的精彩——老梁論成敗,有料又有備閉粗趣!

    作者簡介

    梁宏達,人稱老梁,1972年生于黑龍江,著名媒仿鎮體評論人。曾任《當代體育》、《乒乓世界》等雜志主編、總策劃。2003年開始進軍廣播、電視界,歷任《直播中國》、《新聞觀潮》、《體育評書》等欄目主持人。近年來在多家省級電視臺衛星頻道開辦《老梁觀世界》、《老梁說天下》、《老梁刨楚漢》、《老梁據說》、《老梁故事匯》、《老梁看電影》、《老梁有看法》等欄目。其觀點涉及時事、人物、歷史、法制、體育、文化等多種領域,以獨到觀點和犀利幽默的語言風格著稱。2013年,梁宏達榮獲《新周刊》“2012年中國電視榜最佳時評節目主持人”稱號。

    老梁說真實的歷史

    梁宏達雖然參加過中央臺節目的錄制握凱世段肢,但大多是以點評、做客的形式出現,真正以主持人身份出現的,只有中央教育電視臺的《第一觀察》節目和后來的《體育評書》。而令他名聲大噪的《老梁說天下》等節目都是在地方臺的欄目孫桐。

    老梁故事匯蔣介石在臺灣

    《體育評書》,這檔節目對于男生來說可能比較熟悉,這也是梁宏達老師主持的節目中,最為觀眾熟悉的節目,在節目中他對體育有著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老梁說天下》,這檔節目是梁宏達老師主持的最后一檔節目,因為梁宏達身體欠佳而停播。在這檔節目中,搜羅了很多天下的奇聞怪事。《老梁故事匯》,說起《老梁故事匯》大家可能就比較熟悉了,這檔節目專門講述不同人的不同的故事,揭露了很多人性的真善美和丑陋。《老梁觀世界》這當節目還獲得了2012年中國電視榜的中國電視榜最佳時評節目的稱號。一直以來,梁宏達老師都有著伶俐的口齒和自己獨道的見解,正是因為這樣,他的節目都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與贊揚。梁宏達作為一位“穗猜全能型”的媒體評論人,他通曉古今,獨特精彩的評論解說成為不少觀眾喜愛納肢他洞族世的原因,也是他個人魅力的所在。

    梁宏達講歷史140在線聽

    太平天囯是清朝道光晚年、咸豐至同治初年間建立的國家,創始人為洪秀全和馮云山。洪秀全與少年時代的私塾同學馮云山經過多年傳播拜上帝教,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末至咸豐元年(1851年)初與楊秀清、蕭朝貴、曾天養、石達開等人在廣西金田村組織團營舉事,后建國號“太平天國”,并于咸豐三年(1853年)攻下金陵,號稱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破,洪秀全之子兼繼承人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虜。同治十一年四月六日(1872年5月12日),最后一支打著太平天國旗號作戰的太平軍部隊,翼王石達開余部李文彩,在貴州敗亡。

    太平天國之亂是明清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太平軍的足跡先后到過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山西、直隸、山東、福建、浙江、貴州、四川、云南、陜西、甘肅諸省,攻克過600余座城市,勢力范圍18省。太平天國失敗后,散布在長江南北的太平軍戰士向中國人民傳布了許許多多充滿著理想的故事,孫中山童年時代便以“洪秀全第二”自許,甚至湘軍被裁撤之后大部分人參加了袍哥會。

    因清朝推行薙發令,太平天國蓄發、披發,故太平軍被稱作“長毛”,清廷稱其為“長毛賊”、“毛賊”、“發賊”、“發匪”、“發逆”等。又因洪秀全籍貫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其他的太平軍將士亦多起自兩粵(即兩廣的廣東、廣西),故清廷亦稱其為“粵匪”、“粵賊”,平定事件后,清廷命令宮廷畫師繪畫《平定粵匪圖》。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就《禁止誣蔑太平天國案》,函請內政部、教育部參考酌辦,不久正式訂立規定,“嗣后如有記述太平史實者,禁止沿用‘粵賊’諸稱,而代以太平軍或相應之名稱”,從此將“太平天國”、“太平軍”等稱謂寫入正史。

    同治元年五月三日(1862年5月30日)天京被曾國荃包圍,后洪秀全命洪仁玕外出催救兵,“各守疆土,招兵固寵,不肯將國庫以固根本。于去歲十一月奉旨催兵解圍,身歷丹陽、常州、湖州。殊各路天兵憚于無糧,多不應命。”其時黃文金鎮守湖州,“因道路不通,不能頒兵往援”,洪仁政也“就在湖州住下”,所謂因“道路不能”而不能往援,如確是實情,則是對援救南京不負責任的表現了。

    同治三年四塵畝派月二十七日(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饑后病逝,幼天王洪天貴福繼位。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守,隨后清軍屠城,許多當地平民被殺,(之前在太平軍入南京時亦有不少滿族平民遭到屠殺)。譚嗣同《北游訪學記》:“頃來金陵,見滿地荒寒現象。本地人言:發匪據城時,并未焚殺,百姓安堵如故。終以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軍之至,不料官軍一破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悉入于湘軍,而金陵永窮矣。至今父老言之,猶深憤恨。耐返”譚嗣同《仁學》:“一經湘軍之所謂克復,借搜緝捕盜為名,派賀無良莠皆膏之于鋒刃,乘勢淫虜焚掠,無所不止,卷東南數省之精髓,悉數入于湘軍,或至逾三四十年,無能恢復其元氣,如金陵其尤凋慘者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所長郭廷以在其所著《近代中國史綱》亦引趙烈文《能靜居日記》記載曾國荃率湘軍攻入南京城后的情景:“湘軍‘貪掠奪,頗亂伍。中軍各勇留營者皆去搜括’,……‘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被戳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均被虜),老者負傷或十余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于四方。’凡此均為曾國荃幕友趙烈文目睹所記,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

    洪仁玕、黃文金護送幼天王突圍。當幼天王、洪仁玕等被俘、失散的前一天,康王汪海洋的大軍從瑞金北上正進攻寧都州城,與幼天王一行相距只數十里。但事實是,近在咫尺,而幼天王一行竟孤立無援而敗亡被俘,原因不大可能是汪海洋不知道幼天王之所在——敗散的殘軍尚能得知與汪相距只六七十里,只要愿意,汪豈能探聽不到數十里外蒙難的幼天王之所在?豈能做不到親身或派出精兵去主動迎護?其所以沒有,主要是對幼天王一行不重視,心目中沒有幼天王一行的地位。洪天貴福等與汪相距不遠,洪盡力想趕上汪,而汪則是“要往福建去”,其無意于幼天王可知

    李世賢是汪的主帥,其力量、威望遠高于汪海洋,而李世賢早已對洪秀全、對洪族不滿,對洪秀全的戰略及某些政策不滿。李世賢在幼天王一行進入江西之際卻到了廣東。英國駐廈門領事曾往訪長談,對李的才干和在軍中的威信,極為推重。據稱:李極不滿洪秀全,認為昏庸無道,只是因不愿意造成分裂他才沒有公開反對,今則可以自行其志云云。處于這樣的思想狀態下,李世賢擺脫洪秀全還來不及,又怎會去迎接洪天貴福一行?李世賢、汪海洋對“迎駕”、“護駕”至少是不積極的。這應是當時為什么洪仁玕、幼天王等總“趕不上”他們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治三年九月九日(1864年10月9日),洪仁玕在江西石城(今江西石城縣木蘭鄉新河村古嶺組)兵敗被俘,十月二十五日(陽歷11月23日)在南昌被殺。九月二十五日(陽歷10月25日),幼天王洪天貴福在逃脫清兵追殺后四處亂走導致被盤出拿獲,十月二十日(陽歷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遲處死。“偕王譚體元因埋銀二萬兩,后變了百姓,想挖銀子。”

    江北的太平軍賴文光部與捻軍合并,于1865年在山東菏澤高樓寨摧毀了中原最后一支直接聽命于清朝皇室的野戰軍科爾沁部僧格林沁野戰騎兵(另一支直接聽命于清朝皇室的野戰軍為江南大營),這導致了長城以南廣大中國本土已經沒有直接聽命于清朝皇室的大軍,清朝皇室不得不重用漢族地主私人武裝湘軍與淮軍而尾大不掉,為自己培養了掘墓人。東捻軍于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一日(1868年1月5日)在揚州東北瓦窯鋪覆滅,西捻軍于同治七年六月二十八日(1868年8月16日)在山東茌平徒駭河被李鴻章淮軍消滅。最后一支留下太平天國年號的殘余捻軍袁大魁部,于同治八年(1869年)在陜北保安被左宗棠消滅。

    同治十一年三月(1872年4月),石達開余部李文彩部在貴州大塘覆滅,這是最后一支可以查證的使用太平天國旗號的反清武裝,理論上是最后一支太平軍。不少學者認為,應以李文彩部的覆滅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結束標志。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通化市| 桃园县| 八宿县| 奇台县| 正镶白旗| 扶余县| 四子王旗| 高雄市| 信宜市| 达拉特旗| 清涧县| 石台县| 武乡县| 惠水县| 建湖县| 安塞县| 巨野县| 仲巴县| 高安市| 称多县| 黑龙江省| 城口县| 万全县| 介休市| 隆尧县| 玛纳斯县| 安西县| 张北县| 南岸区| 马关县| 湘潭市| 大冶市| 仙桃市| 阳城县| 阜南县| 丰县| 斗六市| 綦江县| 容城县| 诸城市|